当地时间7月15日,《纽约时报》披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已起草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信件,并启动了新任美联储主席的遴选程序。尽管特朗普当天对这一说法予以否认,但消息仍令华尔街震动,也使总统与美联储之间的矛盾再次成为全球财经舆论的焦点。
特朗普为何对鲍威尔不满?
综合特朗普的历次表态及白宫内部消息,特朗普对鲍威尔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特朗普认为鲍威尔降息太慢。自2018年以来,美联储坚持加息周期,与特朗普希望通过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相左。
其次,鲍威尔坚守美联储“独立运作”原则,多次拒绝在公开场合顺应白宫政策导向,使特朗普屡次感到难堪。
第三,从风格上看,鲍威尔低调保守,很少参与媒体舆论,而特朗普则希望重要岗位上的人能与其保持一致、愿意配合公开表态。
第四,特朗普经济团队——包括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等普遍对鲍威尔持批评态度,进一步加剧了矛盾。
谁将成为下任美联储主席?
特朗普7月15日公开表示:“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可能是下任美联储主席人选,但我更喜欢他继续当财政部长。”但7月16日他又表示,哈塞特是其考虑的美联储主席人选。这些被媒体视为提前剧透白宫内部讨论方向的同时,也显示了特朗普还在摇摆不定,当然,也可能是为了迷惑舆论。综合看,目前进入特朗普视野的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包括:
斯科特·贝森特:现任财政部长,市场派风格,主张灵活利率与财政协调,曾被特朗普“钦点”。
凯文·哈塞特:目前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支持降息和货币宽松,是特朗普的核心经济顾问,也曾被特朗普“钦点”。
凯文·沃什:前美联储理事,舆论称其为“鹰派代表”,他重视控制通胀和金融稳定,倾向提前加息、防风险优先,市场呼声很高。
克里斯托弗·沃勒:现任美联储理事,政策立场偏“市场派”,在加息与宽松之间立场较灵活,沃勒被视为一种“折中选项”,比鲍威尔更贴近特朗普团队偏好,但又不会像凯文·哈塞特那样完全贴标签,如果特朗普考虑政治与市场信号平衡,沃勒将会是一个“安全牌”式人选。
大卫·马尔帕斯:前世界银行行长、前财政部副部长,他政策立场务实,主张重视美国制造业复兴,鼓励“弱美元政策”和宽松利率。
美联储独立性关乎国际信任
民主党普遍认为此举损害了美国经济治理机制和国际信用,是“政治干预金融”的危险信号。多位民主党参议员,譬如伊丽莎白·沃伦就明确表示,特朗普此举打压了美联储独立性。
而共和党内部也出现了明显分歧。一部分共和党议员持强烈保留态度,尤其是掌握金融与预算事务的议员,譬如银行委员会成员汤姆·蒂利斯明确表示:“终止美联储独立性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并警告如果真的罢免主席,参议院将“迅速回应”。 这表明共和党内部在维护金融制度与支持总统行政权之间存在张力,涉及金融政策的议员更倾向于维护制度稳定。
华尔街与财经界更是表示了普遍担忧。多家金融机构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会导致市场波动,并可能引发投资者对美元与美国国债信用的担忧。舆论普遍强调,美联储独立性是全球对美国经济信任的基石。
特朗普此举堪为历史首次
其实,总统与美联储主席之间的政策分歧,历史上曾发生数次。
林登·约翰逊总统曾因美联储加息政策与时任美联储主席马丁发生冲突。约翰逊还将马丁叫到自己的得克萨斯牧场,亲自施压要求其不要加息。约翰逊表示:“我的国家在打仗(指越南战争),你的政策却在让我的国家付出代价。”但马丁最终并未完全遵从约翰逊的要求。
此外广为人知的,是理查德·尼克松总统与时任美联储主席阿瑟·伯恩斯的博弈。尼克松在连任竞选期间,曾通过政治手段暗中向伯恩斯施压,希望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从而符合尼克松的政治目标。后来的“水门事件”调查也揭露了一些这方面的细节。
另外,卡特总统与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在解决滞涨政策上也曾意见不一。当时,沃尔克采取极为激进的加息政策,这在短期内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痛苦,包括高失业和经济衰退。尽管卡特不满,但并未解雇沃尔克,反而被认为是尊重美联储独立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