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铑财
作者:古道
越是形势大好,越要居安思危
梅林时钟效应告诉我们,板块轮动是常态,顺势而为者才能握紧财富金钥匙。
2025 年以来,A 股市场持续震荡,红利低波策略相关的ETF产品脱颖而出,因稳健回报特性受到基民青睐。截至7月1日,南方红利低波50ETF规模突破100亿元。
政策层面上,新“国九条”强化分红监管,提升了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叠加2025年5月央行“双降”释放超万亿流动性,推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历史低位,进一步强化了红利资产配置价值。
天时地利人和,南方基金迎风飞翔,投资回报前景多诱人、又还有哪些短板牵绊呢?
01
净利跻身行业次席
探寻韧性生长良方
LAOCAI
产品表现较突出,首先得益于自身实力支撑。
3月28日晚,华泰证券(17.990, 0.12, 0.67%)发布2024年报,控股子公司南方基金的关键经营数据随之揭晓:全年营收75.23亿元,净利23.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59%、16.92%。净利规模反超华夏基金,升至行业第二位。
截至2024年期末,南方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达2.47万亿元,其中公募业务管理规模1.32万亿元。
规模质量兼具,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2024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公募费率改革深化与市场波动的双重压力下,行业呈现显著分化格局,马太效应愈发强化。
Wind数据显示,2024年76家公募基金中,以南方基金、易方达、博时基金为代表的7家头部机构,合计贡献43%的净利润,头部韧性与竞争优势充分展现。
聚焦南方基金,凭借市场洞察、实力积蓄,大胆革新,探索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为突破降费困局提供了新思路。
产品创新方面,加速布局指数基金与固收产品。同时,深耕区域 ETF、养老 FOF、绿色主题基金等细分赛道,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布局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降本增效方面,通过优化业务结构与成本管控,将ETF基金与固收类产品作为重要抓手。发挥前者低成本、高透明度的特点,打造常青树产品。固收类产品则在市场波动中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两者一张一弛,共同撑起南方基金的业绩基本盘。
投研建设方面,不断提升权益投资能力与绝对收益策略的有效性,加强投研团队建设,优化投研流程。通过构建“数智化 + 平台化”价值创造体系,提升各环节的运营效能,决策科学性和精准性。
服务生态方面,建立全生命周期客户陪伴体系,将“投资者获得感”纳入核心考核指标,着重增强客户黏性。充分发挥规模效应、自身资源禀赋,在科技金融、绿色投资等新赛道建立起先发优势。
国际化拓展方面,南方基金联合华泰柏瑞获批境内首批沙特ETF,通过ETF互挂机制巧妙布局中东资本市场。丰富产品矩阵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正如南方基金2025年新年献词中所述的那样,2024年南方基金积极响应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本着“创造价值才能共享价值”理念,在业内率先履行“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合同约定,为客户提供“产品+账户+陪伴”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以投资者为本,坚守资管初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南方力量!
02
浮动变革方法论
精品策略、效率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