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

时隔3个月融资余额再破1.9万亿 四大重要数据看A股行情再起


  A股市场正迎来一轮强劲的升温信号。

  上证指数以五连阳的稳健走势持续领跑,7月22日收盘报3581.86点,不仅刷新年内高点纪录,更让市场看到突破去年10月阶段性高点的可能性。

  一是成交额来到1.93万亿。市场信心的显著回暖不仅体现在指数的持续攀升上,更直观地反映在量能的急剧放大之中。昨日A股全市场成交额升至1.93万亿元人民币,较前一日大幅放量2015亿元,创下自3月7日以来的新高。

  二是反映增量资金入场积极性的成交股数达到1518亿股。市值换手率攀升至4.45%,均释放出市场活跃度实质性提升的明确信号。

  三是南向资金持续活跃。7月22日买卖总额高达1628.32亿港元,实现净买入27.17亿港元,这是本月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总额突破1600亿港元大关。

  四被视为市场情绪“放大器”的杠杆资金信心快速回升。截至7月21日,A股融资余额突破1.90万亿元,为4月初以来首次重返该关键点位。7月21日单日融资买入额达1776.88亿元,创下3月中旬以来新高,且融资买入额占A股总成交的比例时隔四个月再次突破10%这一关键阈值,达到10.29%,历史经验显示此信号常预示阶段性行情的启动。

东方电气(43.74亿)、华新水泥(34.89亿)、腾讯控股(26.47亿)、中芯国际(25.90亿)、阿里巴巴(24.71亿)、中国龙工(24.54亿)、国泰君安国际(23.99亿)、美团(21.74亿)、建设银行(20.29亿)、中国人寿(19.19亿)。行业覆盖工业、金融业、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几大领域。

  这一布局既体现了对港股市场低估值金融股的长期配置,也反映出对与内地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工业股的短期看好,同时紧跟互联网科技等成长赛道的龙头企业。

  亮点四:杠杆资金信心回升

  杠杆资金的动向往往是市场情绪的“晴雨表”。截至7月21日,A股融资余额达到1.90万亿元,这是自4月3日以来的首次突破,标志着杠杆资金对市场的信心正在快速恢复。

  从全年数据看,融资余额突破1.9万亿元的交易日共有22个,其中3月份多达17个,2月和4月各2个,7月目前仅有1个。这一变化反映出杠杆资金的谨慎态度正在逐步转变:3月份的高融资余额更多是对年初市场行情的惯性延续,而7月的突破则是在经历了二季度调整后的主动加仓,背后是对市场前景的重新评估。

  7月22日,单日融资买入额达1776.88亿元,这是自3月10日以来首次突破1700亿元。今年以来,单日融资买入额超1700亿元的交易日共有20个,主要集中在2月和3月,7月目前有2个(7月11日和7月22日)。短短半个多月内两次出现高融资买入,显示出杠杆资金的入场节奏正在加快。

  更具标志性的是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达到10.29%,这是自3月7日以来的首次突破10%。数据显示,今年仅有12个交易日这一比例超过10%,其中10个在2月份。从市场规律看,当融资交易占比持续高于10%时,往往伴随着市场阶段性行情的启动,2024年9月27到10月8日就一度超过10%。

  从行业分布看,7月以来融资资金的流向高度集中:信息技术行业以6115亿元的融资买入额位居榜首,工业行业4004亿元、材料行业2817亿元、金融行业1739亿元、医疗保健1484亿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