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节奏加快
人形机器人企业融资节奏加快。8月1日,记者从智元机器人获悉,公司已于近日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该轮投资由LG集团旗下的LG电子以及未来资产集团联合投资。半个月前,公司刚宣布获得正大机器人战略投资,双方宣布将在智能物流、农业自动化、超市零售等方向探索合作。
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智元机器人已完成10轮融资,包括此前获得腾讯、京东、比亚迪、上汽、北汽、TCL等多家产业资本投资。
宇树科技的上市计划已经提上日程。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中信证券将在今年10月至12月对公司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截至目前天眼查数据显示,宇树科技已完成10轮融资。
7月,星动纪元、云深处相继宣布完成近5亿元融资,星海图、千寻智能、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也官宣融资;6月中下旬,银河通用宣布完成由宁德时代及溥泉资本领投的11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5月,魔法原子宣布完成数亿元的新一轮战略融资,是半年时间内该公司完成的第二轮超亿元融资。
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备受期待的商业化前景、大规模的研发投入需求,使得人形机器人赛道企业需要资本支持。斯坦德、乐动机器人、埃斯顿、卧安机器人等企业纷纷递表港交所。已经在港股上市的优必选,过去一年内五次配售,获得款项净额超43亿港元。
业内投资人对记者表示:“机器人行业技术门槛高、应用周期长,需要持续大额投入。”他认为,下一步行业关注的焦点是谁能率先实现盈利拐点。
实现商业化还须技术突破
智元机器人首席科学家罗剑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具身智能(涵盖人形机器人)的 “AlphaGo时刻”,指的是机器人在物理世界中实现兼具高成功率与高泛化性的突破性进展。而人形机器人下一阶段的突破点,在于具备“不损失成功率的泛化能力”,这也正是其实用性的体现。
“大语言模型实现50%至60%的准确率,剩下的部分可通过人类大脑补全,但机器人在物理世界若仅有50%成功率是不可接受的。”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在复杂任务中达到近100%的成功率,还需要具身智能大模型的不断优化升级。
罗剑岚认为,要加速模型迭代,需要通过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的自主交互(如工厂装配、家庭服务)积累数据,形成“数据—算法—硬件”的闭环迭代。短期内,机器人将在工业智造等受限结构化场景先落地,通过大模型加优化的方式,降低交付成本,提高交付效率;长期来看,家庭场景是更大的市场,但需要解决复杂性、数据隐私、工程化等问题。
腾讯首席科学家、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认为,行业的“iPhone时刻”远未到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腾讯正式发布了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向机器人行业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则发布了具身全栈引擎Intern-Robotics,通过构建虚拟仿真建模、虚实数据贯通、训测一体化等技术体系赋能行业。智元机器人正式发布业界首个开源的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智元灵渠OS” 。
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真正到来前,布局帮助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工具”,可以服务行业生态并夯实行业发展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