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科技成长+周期”交相辉映
市场共识依然集中在“低估值周期修复”与“科技成长产业趋势”两条主线,行业轮动强度继续收敛,但轮动和扩散正在演绎。周期行情内部正在向煤炭、建筑等低位行业扩散,AI内部也由北美算力轮动至国产算力和中下游软件应用。虽然近期经历了一轮主线的聚焦,但当前多数板块拥挤度仍处于合理位置,内部尚有细分方向可以挖掘。
其中,资源品“反内卷”已上升至主线高度,三维度把握长期配置逻辑;军工前期较高的拥挤度已在消化,高胜率窗口下有望继续反映阅兵催化+“五年计划”、全球军贸市场打开长逻辑;AI领域重视向国产算力和中下游应用的扩散机会。
国投证券:找对方向是最重要的
维持“反银行-微盘杠铃超额”与“三季度胜负手是创业板指+科技科创”的结构观点。外部弱美元资金回流非美资产+内部股债资产配置再均衡共同推动股市流动性宽松,对应当前公募、两融、保险、外资等出现共振增量资金涌入,这在过去几年极为罕见。当前量能较此前中枢放大50%,暗示基于流动性步入牛市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但眼下依然重在结构,找对方向是最重要的。除科技科创+创业板指外,反杠铃超额也意味着以各细分行业龙头为代表的A500指数也具备超额空间。
大盘后续向上的空间,取决于下周中美瑞典关税会谈、8月1日美国关税大限日、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是否构成全球政治博弈的缓和与经济力量的回摆,这也将构成反杠铃超额除流动性推动牛市外更加持续的解释。
信达证券:牛市氛围正在形成
近期市场持续走强,牛市氛围正在形成,但投资者对牛市的级别还有较大的分歧。历史经验表明,小牛市看盈利,大牛市盈利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宏观流动性(利率)和股市牛市级别关系较弱;政策和股市资金催化下往往较易产生较大牛市。股市在政策和微观流动性(股市层面的流动性)的共振下,往往较易产生较大的牛市。历史上股权融资规模低于上市公司分红后,牛市级别都较大。历史上推出较高级别的指导股市发展的政策,往往容易驱动较大级别的牛市。
东吴证券:ROE拐点交易和红利陷阱
当前红利资产的核心叙事逻辑正面临挑战,资金逻辑亦出现明显裂痕:永续分红叙事隐含的十年期国债利率低位运行的假设,随着经济预期改善出现动摇,交易型资金也会卖出红利板块,银行补跌就是这一趋势的直观印证。这背后是“反内卷+大基建”政策组合点燃了市场乐观预期。展望后续,随着“反内卷”政策深化、重大基建项目落地开工,供需格局将持续优化,全A盈利与ROE有望企稳改善,支撑指数中枢上移。
从节奏来看,预计市场将呈现“顺周期搭台、成长唱戏”的特征。顺周期领域可关注与大基建强相关的板块,与“反内卷”政策形成共振,在经济预期修复中具备明确的业绩弹性。科技成长方向,AI产业链、人形机器人、军工、创新药仍是中长期主线。主题投资可关注脑机接口、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3D打印等领域。
天风证券:波折难免,关注三条主线
赛点2.0第三阶段攻坚战,市场破新高后,踏空资金加速进场,交易驱动下,市场短期走向过热,波动率将放大,注意稳扎稳打。根据经济复苏与市场流动性,可以把投资主线降维为三个方向:1.Deepseek突破与开源引领的科技AI+;2.消费股的估值修复和消费分层逐步复苏;3.低估红利继续崛起。红利回撤常在有强势产业趋势出现的时候,因此低估红利的高度取决于AI产业趋势的进展,而AI产业趋势的进展又取决于AI应用端和消费端的突破。在当前消费板块低估值、利率下行、政策催化下复苏周期抬头的情况下,以宏观叙事而对消费过分悲观反而是一种风险,重视恒生互联网。
开源证券:中枢缓慢上行的震荡市
市场突破后,虽然分歧仍然存在,但对于指数的长期突破维持乐观判断,形态类似“中枢缓慢上行的震荡市”。短期指数临近关键点位,市场博弈加剧,警惕短期回调的风险。市场对突破存在两大疑惑,“基本面尚未触底”和“反内卷”财政支撑不强。在宏观预期未显著变化的背景下,汇金是本轮突破的核心力量,也是市场最重要的底气之一,持续性的长期资金投入稳定及抬升市场中枢。建议以“牛市思维”操作,但最好以“中枢缓慢上行的震荡市”的心态进行交易,在交易和配置层面不建议盲目追高,应坚守自我。风格上看好成长板块,在市场风险偏好高位,成长更易跑出超额。